News Center
以太网电路设计指南
消息 >

2024.dec.02

以太网电路设计指南

以太网接口硬件体系结构的概述

 

典型的以太网硬件接口包括以下部分:

 

  • CPU/MCU:主控制系统,负责上层-层协议处理。

 

  • Mac(媒体访问控制):媒体访问控制层,处理数据框架的封装和验证。

 

  • PHY(物理层):物理层界面,将Mac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电信号。

 

  • 网络变压器(磁化):提供信号隔离,常见模式干扰电阻和阻抗匹配函数。

 

  • RJ45接口:物理连接点,启用与以太网物理媒体的连接。

 

随着集成水平的提高,越来越多的SOC(芯片上的系统)芯片已经集成了MAC,甚至有些芯片也已经集成了PHY,并且设计方法正在不断优化。

 

 

  1. 关键组件的分析

 

 

  1. PHY芯片

 

  • 功能:将MAC层的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通过网络电缆传输的模拟信号。

 

  • 关键参数:

 

  • 速度:10/100Mbps(100m),1000Mbps(1G)。

 

  • 接口类型:MII/RMII/GMII(与Mac的通信)。

 

  • 传输距离:千兆以太网支撑最大100米的扭曲的对变速器。

 

  • 特殊功能:一些PHY芯片支持POE(以太网上的功率)。

 

 

(ii)网络变压器

 

  • 功能:

 

  • 电隔离:阻止PHY和RJ45之间的直流分量以保护芯片。

 

  • 公共模式干扰的抑制:减少外部电磁干扰(EMI)。

 

  • 阻抗匹配:优化信号传输质量。

 

 

(iii)RJ45接口

 

  • 100m(100base - TX):使用2对(4 -核心)扭曲-对配对电缆(1 - 2,3 - 6对Cat5或更高规格电缆),1对用于发送数据,1对用于接收数据,其余的2对不使用。

 

  • 千兆位(1000base - t):使用所有4对(8个导体)扭曲-配对电缆(CAT5E或更高)。

 

 

  1. PCB设计的要点

 

 

  1. 整体布局

 

  • 使其尽可能接近RJ45,并缩短差距长度。

 

  • 避免以下其他信号线以防止干扰。

 

 

(ii)差分线(TX/RX)路由规则

 

  • 相等的长度匹配(需要长度差≤5Mil)。

 

  • 阻抗控制(通常为100Ω差异阻抗)。

 

  • 避免尖锐的角度路由以减少信号反射。

 

 

(iii)网络端口和变压器PCB设计的关键点

 

  • 应受电压隔离:网络变压器中间的隔离区域必须足够宽,以确保电压要求。 PHY和RJ45必须在不同的接地平面上,并且禁止平面布局或路由。

 

  • 反-干扰处理:变压器下方的所有层都被挖空,以防止底部的铜箔引入噪声。

 

  • 差分线路路由:优先考虑底层,远离网络端口壳地面层。建议将阻抗以100Ω±10%(不是强制性但建议)控制。

 

  • 套管接地:需要加厚网络端口的金属外壳的接地线,以确保低-阻抗连接。

 

 

  1. 界面保护设计

 

  • ESD保护设备:用于防止静电放电损坏随后的电路。

 

  • 电涌保护装置:用于防止由雷击和其他因素损坏电路产生的电压电压。

 

 

  1.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

以工业自动化设备为例,其以太网界面设计使用了集成Mac和Phy的SOC芯片,并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路由来实现稳定且可靠的通信。在实际应用中,该设备可以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稳定运行,满足以太网通信的工业自动化的高要求。

 

 

你也可能喜欢
上一则
下一则
SFP fiber cage standards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test
2025 - 06 - 26
SFP纤维笼标准和耐腐蚀测试

Newsletter subscription

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and stay updated on the latest information of our company and product.

Name

|

Email

Subscribe

I agree that the information that I provide will be us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erms of Voohu International Inc. Privacy & Cookies Policy